•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,因此沒有建議。

伊波拉病毒

伊波拉病毒的成因、種類和症狀

伊波拉病毒是由感染伊波拉病毒所致,通過密切接觸受感染動物而傳到人類,可以人傳人,病人可能會突然發燒、極度虛弱、肌肉疼痛頭痛,隨後出現嘔吐腹瀉、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。伊波拉病毒病平均病死率約為50%,一旦受感染應盡快求醫。

伊波拉病毒的成因

伊波拉病毒是通過密切接觸受感染動物血液、分泌物、器官或其他體液而傳到人類,部分果蝠是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,常見傳播方式包括:

  • 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、分泌物、器官或其他體液,或間接接觸受體液污染的環境
  • 醫護人員沒有嚴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與病人密切接觸
  • 遊客或地下礦工接觸受感染蝙蝠的糞便或尿液
  • 接觸死於伊波拉病毒人士的屍體

伊波拉病毒的症狀

體徵和症狀通常在感染伊波拉病毒或馬堡病毒後 5 到 10 天內突然出現,早期體徵和症狀包括:
隨時間推移,症狀會變得越來越嚴重,包括:
  • 噁心和嘔吐
  • 腹瀉可能帶血
  • 紅眼睛
  • 凸起的皮疹
  • 胸痛咳嗽
  • 咽喉痛
  • 肚痛
  • 體重嚴重下降
  • 瘀血
  • 眼睛出血,瀕臨死亡時可能耳朵、鼻子和直腸出血

伊波拉病毒的診斷方法

伊波拉病毒早期症狀與瘧疾等其他疾病相似,較難確診,如醫生懷疑病人感染伊波拉病毒,會使用血液檢測來快速識別病毒,包括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(ELISA) 逆轉錄酶聚合酶鏈反應 (PCR)

伊波拉病毒的治療方法

  •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(FDA) 已批准由單克隆抗體 (Inmazeb) 和單克隆抗體藥物 (Ebanga) 組合而成藥物,用於治療特定類型的伊波拉病毒
  • 患者應在隔離設施內接受治療以防止疾病傳播,病情嚴重者需要接受深切治療,支援性醫院護理包括:
    - 服用含有電解質的口服補充液或進行靜脈注射
    - 維持血壓、提供氧氣
    - 補充血液

伊波拉病毒的預防方法

  • 避開已知爆發的地區
  • 本港目前沒有已註冊預防伊波拉病毒病的疫苗,但2015年世衞進行的一項大型臨牀試驗顯示,一種名為rVSV-ZEBOV的疫苗能有效預防伊波拉病毒的感染
  • 經常洗手
  • 避免購買或食用在當地市場出售的野生動物
  • 避免與感染者接觸;醫護人員應避免接觸感染者的體液和組織,包括血液、精液、陰道分泌物和唾液
  • 避免接觸感染者的衣服、床上用品或其他可能接觸過感染者的物品
  • 使用適當的安全設備掩埋遺體
  • 避免接觸發燒人士及他們的血液、體液
  • 食物須徹底煮熟才可進食

領康醫療建議

伊波拉病毒是由感染伊波拉病毒所致,通過密切接觸受感染動物而傳到人類,可以人傳人,病人可能會突然發燒、極度虛弱、肌肉疼痛、頭痛,隨後出現嘔吐、腹瀉、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。伊波拉病毒病平均病死率約為50%,一旦受感染應盡快求醫。如對伊波拉病毒有任何疑問,歡迎預約向醫生查詢。

閱讀更多   

New call-to-action

參考資料

1. 1976 年伊波拉爆發康復者至今仍有免疫力 或助新疫苗研發. (2017, December 15). 蘋果日報. https://collection.news/thestandnews/articles/68324

2. Ebola (Ebola Virus Disease). (2022, March 22). Cdc.Gov. https://www.cdc.gov/vhf/ebola/index.html

3. Ebola virus and Marburg virus. (2022, January 4). Mayoclinic.Org. 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diseases-conditions/ebola-virus/diagnosis-treatment/drc-20356264

4. 衞生署 衞生防護中心 - 埃博拉(伊波拉)病毒病. (n.d.). Gov.hk. Retrieved June 23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chp.gov.hk/tc/healthtopics/content/24/34397.html

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:

專家, 領康醫療

請注意,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。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,並非醫學意見。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