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,因此沒有建議。

失眠

失眠的原因及解決方法

失眠(insomnia)是常見的睡眠問題,會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,包括例如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免疫力下降和肥胖症的風險。亦有研究發現,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及心臟病,與自殺失眠等問題有所關聯。除此之外,睡眠不足還會影響工作表現,例如造成專注力不足及工作效率下降。失眠原因眾多,需要找出病因才能良好治療。

失眠症的定義

「失眠」指即使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卻難以入睡,導致睡眠不足。睡眠不足症候群患者經償還「睡眠債」可改善,但失眠症患者長期難睡且日間不會昏睡,因而長遠影響日常生活並持續疲倦。

短暫失眠的原因通常為壓力、哀悼、時差、人際關係等因素引起,普遍會於三個月內消失。相反,長期失眠則是指每週會出現三次或以上的失眠症狀,情況持續三個月以上,並被失眠困擾多年的睡眠障礙。

什麼是睡眠債?

我們常聽到的「睡眠債務」是指需補償錯過的睡眠。有部分人認為週末補眠能幫助精神康復,但事實上只會解決部分「睡眠債」。長期累積「睡眠債」更會有對身體有負面影響。

我們要睡多久才足夠?

失眠的醫學定義中並未提及睡眠時間的長短。儘管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成年人每晚睡七至九小時,但每個人所需要的實際睡眠時間差異很大。

若想得知自己需要多少睡眠時間,最好的方法是在第二天起床後,觀察自身的感受及表現。

失眠的特徵

失眠的特徵包括:

  • 難以入睡
  • 過早睡醒
  • 間歇性睡醒
  • 睡眠質量欠佳,早上醒來缺乏精神

失眠患者也可能會因為過分擔心自身的精神狀態(例如會影響日間的工作表現)而變得焦慮及更難入睡,造成惡性循環。

失眠的成因及風險因素

失眠的常見成因和風險因素包括:

家族或年齡因素

  • 女性,特別是在停經前後有更高失眠風險
  • 長者、淺睡人士容易遭遇失眠
  • 個人或家族有失眠病史者風險較高

疾病因素

  • 失眠患者常與精神病共病,如抑鬱症焦慮症
  •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癌症和慢性疼痛等,都會增加失眠風險
  • 可能伴隨其他睡眠問題,例如阻塞性睡眠窒息症 

飲食及藥物因素

  • 咖啡因和藥物,如咖啡、茶、降血壓藥和抗抑鬱藥,可能增加失眠風險
  • 濫用藥物
  • 創傷後遺症

雖然在許多情況下都未必可以找到患者確切的失眠原因,但醫學上已有很多經過反覆驗證的失眠治療方法。因此,及早求醫仍對解決失眠問題起具大作用。

失眠的評估方法

失眠評估旨在找出失眠原因及監察失眠的嚴重程度,以尋找合適治療。這項評估主要透過病史及自我評估診斷,例如使用睡眠日記記錄睡眠方式、時間及質素。我們建議患者每天填寫睡眠日記,起碼維持一至兩週。

智慧手錶有助測量睡眠品質嗎?

儘管現在有許多智能電子產品(例如智慧手錶)都有測量睡眠品質的功能,但它們的準確性各不相同,相關數據可用作對比治療前後的效果。求醫時,醫生亦有可能與你探討你的病史及睡眠習慣,並檢查你的身體狀況,以診斷患者的精神和生理問題。

失眠的治療方法

短期失眠

找出病因或壓力來源,是治療短期失眠的一個重要方法。另外,短期失眠患者可以服用一些助眠的藥物,改善睡眠質素,以提升精神狀態。但患者要牢記服用藥物的週期,避免對藥物產生依賴。

長期失眠

一般需要結合多種方法治療,包括改變睡眠習慣、改善睡眠環境、採用認知行為治療及需要時用藥物治療。研究表明這些組合療法比單一的藥物治療更有效,其效用更長久,更可減輕藥物的副作用。與短期失眠一樣,找出影響睡眠的誘發因素及持續因素同樣重要。

1. 改變睡眠習慣

許多人白天經常躺在床上休息,破壞了我們的睡眠規律,導致晚上難以入睡。以下的建議可幫助我們改善失眠:

  1. 僅於疲倦時到床上休息,每日定時睡覺、起床,醒後不可賴床。
  2. 如果在20分鐘之內仍未能入睡,則應起床做其他事情,直至有睡意時再上床。
  3. 避免在白天小憩。
  4. 避免於午飯後攝取咖啡因,晚飯保持清淡,並進行適量的運動。
  5. 減少喝酒︰雖然喝酒可能會幫助入睡,但酒精實際上會破壞睡眠結構,導致睡眠中斷。
  6. 睡前洗熱水澡,因為淋浴後體溫會升高後下降,有助於促進睡眠。

2. 改善睡眠環境

改善睡眠環境可以幫助你提高睡眠品質:

  1. 保持臥室黑暗與安靜。
  2. 決定好床上要擺放的物品(包括寵物)。
  3. 避免睡前看螢幕(例如電視和手機),因為螢幕發出的藍光會使我們的大腦誤以為是白天。
  4. 將時鐘放在遠處,避免頻繁查看時間,以減輕焦慮。
  5. 保持舒適的室内溫度。一般情況下,22°C 較為適宜。

3. 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

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心理療法,已被不同的研究和國家臨床醫學反覆驗證為治療失眠的有效方法。它有助於消除睡前憂慮,釐清對睡眠的合理期望,並幫助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,及幫助患者戒斷對安眠藥的依賴

行為療法以學習放鬆身體為主,例如漸進式肌肉鬆弛練習、腹式呼吸法和正念治療。這些療法通常會與其他失眠療法一同進行。 

4. 失眠的藥物治療

治療失眠常用的藥物包括:

  1. 組織胺藥物和褪黑激素(非處方藥,如感冒藥)。然而,許多患者在長期服用這些藥物後會對其產生抗藥性,藥物的助眠功效會逐漸消失。
  2. 處方藥物:苯二氮䓬類受體激動劑,如Z-drugs(Zopiclone 佐匹克、Zolpidem 唑吡坦)和傳統的苯二氮䓬類藥(Benzodiazepines,簡稱鎮靜劑),如地西泮(Diazepam 煩寧)及勞拉西泮(Lorazepam 阿提凡)
    。這些藥物可以有效縮短入睡時間,並延長睡眠時間,但患者容易對其產生藥物依賴及需承受副作用,例如夢遊。因此,此類藥物只能遵從醫生的配方服用。

領康醫療建議

失眠對個人的健康狀況、工作、學習表現及生活質素均有深遠的影響,同時也可能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免疫功能降低和肥胖症的風險。如果你經常有睡眠障礙,並影響到日常生活,建議尋求專業醫療意見,以便及早診斷原因並採取相應治療。

立即預約

 

閱讀更多

你的心理,我們護理

參考資料

1 Beaulieu-Bonneau, S., Ivers, H., Guay, B., & Morin, C. M. (2017). Long-term maintenance of therapeutic gain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-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delivered alone or combined with zolpidem. Sleep, 40(3).

2 Brasure, M., Fuchs, E., MacDonald, R., Nelson, V. A., Koffel, E., Olson, C. M., ... & Kane, R. L. (2016).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for managing insomnia disorder: an evidence report for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b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.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, 165(2), 113-124.

3 Wilson, S. J., Nutt, D. J., Alford, C., Argyropoulos, S. V., Baldwin, D. S., Bateson, A. N., ... & Wade, A. G. (2010).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Psychopharmacology consensus statement on evidence-based treatment of insomnia, parasomnias and circadian rhythm disorders. 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, 24(11), 1577-1601.

4 Ballesio, A., Bacaro, V., Vacca, M., Chirico, A., Lucidi, F., Riemann, D., ... & Lombardo, C. (2020). Does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insomnia reduce repetitive negative thinking and sleep-related worry beliefs?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Sleep Medicine Reviews, 101378.

5 Morin, C. M., Bastien, C., Guay, B., Radouco-Thomas, M., Leblanc, J., & Vallières, A. (2004).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supervised tapering an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to facilitate benzodiazepine discontinuation in older adults with chronic insomnia.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, 161(2), 332-342.

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:

李允丰醫生

精神科專科醫生

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:

專家, 領康醫療

請注意,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。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,並非醫學意見。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