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,因此沒有建議。

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

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的症狀、診斷及治療方法

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(ADHD)是兒童較常見的腦部發育障礙之一。儘管這疾病在兒童間較常見,但成年人也可能會受這疾病折磨。症狀通常在兒童十二歲之前出現,並在五至六歲開始上學時最為明顯。它影響約5-9%的兒童,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患上此疾病。

ADHD的成因

人們患有ADHD的原因仍然不明。一些研究人員推測,可能與腦部結構有關。

年幼時患ADHD的原因

  • 大腦中化學物質的異常(特別是多巴胺系統)
  • 遺傳因素
  • 兒童成長和生活環境的社會因素
  • 孕婦使用毒品、早產和接觸某些化學物質等

成年人患ADHD的原因

在許多情況下,隨著兒童踏入青春期或成年階段,大腦會進一步發展,而ADHD的症狀會有所紓緩。但是,成年人亦有機會患有ADHD。這可能是因為:

  • 童年的症狀還沒完全受控
  • 一個人可能在年輕時就已經出現症狀,但沒人察覺到症狀或未接受過任何治療
  • 以前可以用某些方法應對童年時出現的症狀,但這些方法並不適用於成年後的日常生活

ADHD的症狀

成年人與兒童的過度活躍症症狀大致相似,例如難以集中和考慮優先次序、經常錯過期限、忘記開會和社交計劃等。

注意力不集中

  • 經常忽略細節或在功課上犯粗心大意的錯誤
  • 難以專注於學業或遊戲
  • 對他人的說話好像聽不入耳
  • 難以按照說明進行操作,無法完成功課或瑣事
  • 難以安排事情和活動
  • 避免或不喜歡需要持續集中精神的事情,例如做功課
  • 丟失事情或活動所需的物品,例如玩具、學校作業、鉛筆
  • 容易分心
  • 忘記做一些日常活動,例如忘記做家務

過度活躍 / 衝動

  • 在座位經常扭動身體,手腳經常擺動
  • 在課室或其他情況下難以安坐
  • 隨時不斷郁動或做動作
  • 在不適當的時候,經常亂跑或爬高爬低
  • 難以安靜地玩遊戲或進行活動
  • 說話過多
  • 衝口而出,打斷提問者說話
  • 沒耐性排隊輪候
  • 干擾他人的對話、遊戲或活動

ADHD的診斷方法

ADHD是一種臨床診斷,因為沒有客觀的血液或放射診斷檢查可以診斷出此病。在可能患有這病症的成年人中,了解他們童年時的症狀亦對診斷有所幫助。

心理測試

兒童日常注意力測試(第二版),簡稱TEA-Ch2

  • 可在一小時內完成
  • 用來評估孩子保持一般注意力、持續和選擇性注意力的能力
  • 結果可用於與一般群眾進行比較,有助對症狀進行解讀、為相關情況提供治療方法及監測治療進度。

自我評估

兒童患者

  • 由父母和老師專注力及自制力量表(SWAN)以觀察患者,他們可在網上免費下載,包括官方中文版本
  • ADHD評量量表(ADHD-RS)
  • 康納斯量表

雖然某些量表不能在網上免費下載,但可評估孩子不同方面的行為及檢查是否患有其他疾病

成年患者

  • 成人ADHD自我報告量表(ASRS)

ADHD的治療方法

藥物治療

大多數研究指出,藥物治療是ADHD兒童和成人患者的第一線治療。 這種治療已被證實比只接受行為訓練或認知行為療法更有效。藥物治療主要分為兩種:

  • 興奮劑:由於興奮劑通常起效迅速,有時於服用後三十分鐘後即起效,及其長期安全和有效的記錄;因此,興奮劑被推薦為第一線治療。不同的興奮劑有不同的配方和藥效持續時間。
    • 鹽酸甲酯(methylphenidate,也稱為Ritalin,利他林)
    • 專注達(Concerta)
    • 利右苯丙胺(lisdexamfetamine,也被稱為Vyvanse,賴氨酸安非他命)
  • 非興奮劑如果使用興奮劑治療會帶來太多副作用,也可以使用:

    • 阿托莫西汀(Atomoxetine,也稱為Strattera,斯德瑞)

    • 米帕明(Imipramine)

    • 降保適錠(Clonidine)

    儘管這些非興奮劑可治療其他並存的疾病,如抑鬱症,但它們通常需時數週才生效。

藥物的副作用

興奮劑還可能被誤用和濫用。而興奮劑最常見的副作用:
  • 食慾不振
  • 失眠
  • 腸胃不適
  • 頭暈
  • 情緒不穩及抽動症
  • 少數情況下變得易怒
這些副作用通常是輕微和短暫的,並可能隨著劑量或服藥時間改變而得到改善。孩子有時可考慮在周末或更長時間停藥,俗稱藥物假期,以盡量減少副作用。患有心臟病或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應在服用興奮劑前諮詢醫生。 阿托莫西汀(Atomoxetine)可能導致噁心、嘔吐、頭暈和肝功能異常,並在極少數情況下會增加患者自殺念頭。

行為療法或訓練的效用

行為訓練指透過改變外在或社會環境以促進良好的行為,例如獎勵、小休或小懲大戒。這通常是學齡前兒童的首選,大齡兒童則要配合藥物治療採用行為訓練。行為訓練同時適用於父母和孩子,藉此改善他們的關係。其他行為改變方法獲證實是有效的,例如每日安排日程、排除分散注意的事物,以及使用圖表和清單。

領康醫療建議

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成因眾多,而治療ADHD通常需要多種手段並用,包括行為療法、藥物治療,以及家庭和學校的支持等。如果你或子女有專注力不足,或者受過度活躍症影響學習和生活,建議你透過思康診所的治療及輔導取得相關支援。

立即預約



閱讀更多

你的心理,我們護理

參考資料

Adler, L. A., Faraone, S. V., Sarocco, P., Atkins, N., & Khachatryan, A. (2019). Establishing US norms for the Adult ADHD Self-Report Scale (ASRS-v1.1) and characterising symptom burden among adults with self-reported ADHD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, 73(1), e13260. https://doi.org/10.1111/ijcp.13260

Castellanos, F. X., Lee, P. P., Sharp, W., Jeffries, N. O., Greenstein, D. K., Clasen, L. S., ... & Rapoport, J. L. (2002).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brain volume abnormaliti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. Jama, 288(14), 1740-1748.

Chan, G. F., Lai, K. Y., Luk, E. S., Hung, S. F., & Leung, P. W. (2014). Clinical utility of the Chines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ADHD-Symptoms and Normal-Behaviors questionnaire (SWAN) when compared with DISC-IV.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, 10, 1533–1542. https://doi.org/10.2147/NDT.S65879

Del-Ponte, B., Quinte, G. C., Cruz, S., Grellert, M., & Santos, I. S. (2019). Dietary patterns and attention 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 (ADHD)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, 252, 160-173.

Faraone, S. V., & Glatt, S. J. (2009). A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medications for adult 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 using meta-analysis of effect sizes.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, 71(6), 754-763.

Franke, B., Michelini, G., Asherson, P., Banaschewski, T., Bilbow, A., Buitelaar, J. K., Cormand, B., Faraone, S. V., Ginsberg, Y., Haavik, J., Kuntsi, J., Larsson, H., Lesch, K. P., Ramos-Quiroga, J. A., Réthelyi, J. M., Ribases, M., & Reif, A. (2018). Live fast, die young? A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ADHD across the lifespan.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: th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llege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, 28(10), 1059–1088.

Lopez, P. L., Torrente, F. M., Ciapponi, A., Lischinsky, A. G., Cetkovich-Bakmas, M., Rojas, J. I., Romano, M., & Manes, F. F. (2018). Cognitive-behavioural interventions fo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(ADHD) in adults.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, 3(3), CD010840.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14651858.CD010840.pub2

Van der Oord, S., Prins, P. J., Oosterlaan, J., & Emmelkamp, P. M. (2008). Efficacy of methylphenidate, psychosocial treatments and their combination in school-aged children with ADHD: a meta-analysis.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, 28(5), 783-800.

Wolraich, M. L., Hagan, J. F., Allan, C., Chan, E., Davison, D., Earls, M., ... & Zurhellen, W. (2019).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, evaluation, and treatment of 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. Pediatrics, 144(4).

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:

李允丰醫生

精神科專科醫生

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:

專家, 領康醫療

請注意,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。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,並非醫學意見。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