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,因此沒有建議。

認識癌症指數:數值高不等於患癌

癌症、「生cancer」對不少人來說都是絕症和死亡的代名詞,讓人走避不及。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報告,2020 年錄得 34,179 宗癌症新增個案,死亡個案達14,805宗。在香港,約 4 位男士中便有 1 位有癌症,女士則約每 5 位有 1 位患癌。究竟我們可以如何發現癌症症狀?坊間不少身體檢查套餐都包括「癌症指數」或「腫瘤標記」檢查項目,指數異常不免令人大吃一驚。但癌指數偏高等於罹患癌症嗎?不妨了解更多癌症指數檢查的疑難雜症!

什麼是癌症指數?

當癌症發生時,身體會出現腫瘤標記(tumour marker),它代表癌細胞產生的蛋白質或其他物質,其含量高於正常細胞,可從癌症患者的血液、尿液、糞便、腫瘤或其他組織或體液中檢測到。透過檢驗測定腫瘤標記的濃度,測出的數值就稱為「癌症指數」。

 

癌症指數有何用途?

目前,癌症指數測試的主要作用是:

評估癌症治療的反應、預後情況

如果腫瘤標記水平下降,通常表示治療正在發揮作用

評估癌症是否有復發或轉移的可能

某些腫瘤標記特別有效偵測癌症是否已根治,例如用於前列腺癌的「PSA」和用於上皮細胞卵巢癌的「CA 125」

癌症普查(cancer screening)和癌症及早探測(cancer early detection)

少數腫瘤標記能應用在癌症普查和探測,通常要配合臨牀檢查和其他檢驗才有效發揮其功能


癌症指數可否預測腫瘤?

儘管癌症指數水平升高可能表明存在癌症,有時可幫助診斷癌症,但單憑癌症指數的高低不足以作診斷或排除患癌,原因如下:

  • 除了癌細胞之外,正常細胞亦有可能製造腫瘤標記,良性腫瘤及非癌症病患體內的癌症指數亦會上升
  • 早期癌症患者體內的癌症指數不一定會上升
  • 癌症指數上升可以由多於一類癌症導致,也不一定由腫瘤引起,例如「AFP」指數升高可能是卵巢腫瘤、肝硬化或其他身體問題所致,必須輔以其他檢查才能確定是否有惡性腫瘤

癌症指數水平正常未必代表沒有癌症,癌症指數高亦不一定是體內有惡性腫瘤。雖然癌症指數檢查未能百分百診斷癌病,但仍有其價值,配合其他檢驗輔助,可在早期發現病灶可及早治療。舉例來說,前列腺癌篩查包括肛門指檢及「PSA」檢查,如果「PSA」濃度上升異常,需要抽取前列腺活組織化驗,以確定有否患上前列腺癌。

 

誰需要癌症指數檢查?

癌症指數檢查有助診斷、評估癌症治療效果、癌症預後、推測癌症有否復發,以及篩查癌症高危人群。對於目前正接受癌症治療、已完成癌症治療,或者由於家族史或其他原因而具有較高的患癌風險的人士,可能需要癌症指數檢查。癌症指數測試有不同類型,取決於個人健康狀況、病史和可能出現的徵狀。

 

癌症指數檢查的種類

腫瘤標記

適用範圍

α-胎兒蛋白指數
(AFP)

  • 肝癌患者的 AFP 指數會不斷上升,AFP 指數可用作監察治療反應
  • 早期肝癌患者 AFP 指數往往處於正常水平,所以單靠癌症指數檢查來偵測肝癌並不可靠
  •  AFP 指數亦會因某些種類睪丸癌而提升

癌胚抗原
(Carcino-embryonic Antigen,CEA)

  • 多用於監測治療大腸癌(結直腸癌)的進展
  • 初診時癌症指數越高,屬後期大腸癌的可能性越大
  • 其他癌症如肺癌乳癌甲狀腺癌胰臟癌、肝癌等患者,以及非癌症疾病及長期吸煙人士的 CEA 指數亦可能上升
  • 不適用於篩查或診斷

CA125

  • 評估卵巢癌患者對治療的反應
  • 逾 9 成晚期卵巢癌患者 CA125 指數超標
  • 子宮內膜癌、胰臟癌、一些良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移位、盆腔炎、良性卵巢囊腫等亦可出現 CA125 指數過高
  • 正研究可否將發展成篩查工具

CA19-9

  • 監測胰臟癌患者的治療
  • 若初診時指數已處於高位,可能已達胰臟癌晚期
  • 胃癌及膽管癌或非癌症的疾病如胰臟炎等亦可能令 CA19-9 指數上升
  • 不適用於篩查或診斷

前列腺特定腫瘤抗原
(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,PSA)

  • PSA 是唯一可能用作前列腺癌普查的腫瘤標記,但作為篩查工具仍具爭議
  • 良性前列腺肥大、老年人和前列腺較大的人,其 PSA 指數也可能上升
  • 不建議為無病徵的男性做 PSA

資料來源:香港防癌會 - 腫瘤標記的臨牀用途

Body Check CTA

何時做癌症探測及普查?

年齡

男性

女性

25 歲起

/

  • 25 至 64 歲曾有性接觸的女性需每年接受抹片檢查,若連續2 次結果正常,以後可每 2 至3 年繼續檢查
  • 25 至 69 歲女性應經常留意乳房的狀況

30 歲起

30 至 70 歲的鼻咽癌患者家屬,可考慮做 EB 病毒血液測試及鼻咽內窺鏡檢查

30 - 40 歲起

慢性肝炎帶菌者應每隔 6 至 9 個月做「AFP」血液測試及肝超聲波檢查

40 歲起

/

40 至 69 歲女性可考慮每 1 至 2 年做乳房造影檢查

50 歲起

50 至 75 歲人士可選擇以下其中 1 種作為大腸癌普查時間表:

1. 每年做大便隱血檢驗

2. 每 5 年做軟式乙狀結腸檢查

3. 每年做大便隱血檢驗及每 5 年作軟式乙狀結腸檢查

4. 每 10 年做大腸內窺鏡檢查

資料來源:香港防癌會 - 癌症的探測及普查建議時間表

 

如何及早發現罹癌?

時刻留意身體警告訊號及提高警覺,有助及早發現癌症。如懷疑出現患癌徵狀或身體變化,應盡快求醫。部分癌症有對應的普查方法,惟各有利弊,例如出現假陽性、假陰性的結果。在接受癌症普查前,應考慮清楚並了解當中的利弊。領康醫療提供全面的癌症風險評估,例如乳房 X 光檢查、結腸鏡檢查及癌症指數檢查等,讓你安照需求選擇最合適的檢查。

立即預約

 

閱讀更多

 

參考資料

1. 香港防癌會. (2020). 癌症的預防探測與普查 - 給全港市民的建議. Retrieved May 27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hkacs.org.hk/ufiles/CancerScreening.pdf

2. 香港防癌會. (2011). 癌症的普查、探測與預防 - 給醫護同業的指引. Retrieved May 27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hkacs.org.hk/content/download/Cancer_Aug_2011.pdf

3. 衞生署. (2019). 癌症預防及篩查. Retrieved May 27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chp.gov.hk/files/pdf/1_cancer_prevention_and_screening_chi.pdf

4. 明報健康網. (2019). 【男性健康】最佳男主角:前列腺癌篩查 其實靠估?. Retrieved May 27, 2022, from https://health.mingpao.com/【男性健康】最佳男主角:前列腺癌篩查-其實靠估/

5.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. (2021). Tumor Markers. Retrieved May 27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cancer.gov/about-cancer/diagnosis-staging/diagnosis/tumor-markers-fact-sheet

6. Medline Plus. (2021). Tumor Marker Tests. Retrieved May 27, 2022, from https://medlineplus.gov/lab-tests/tumor-marker-tests/

Topics: 身體檢查

領康醫療

領康醫療

OT&P領康醫療成立於1994年,國際化醫療團隊配合高水準設施和資源,榮獲澳洲醫療服務標準委員會(ACHS)認證。旗下7間診所致力為你提供頂級的綜合醫療服務,包括西醫全科、婦產科、兒科、功能醫學、物理治療及心理諮詢等全面服務。

留言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