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,因此沒有建議。

自殺

自殺的成因、徵兆及診斷

人類是少有會自殺的動物,自殺者可能長期抑鬱、失去感受快樂的能力,感到「人生好累好想死」;也可能是短時間受到重大打擊難以面對,而選擇了結生命。據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數據估測,2020年香港自殺率為12.1人(每10萬人計),15至24歲女性群組自殺率有上升趨勢,移民潮下女性長者自殺率或持續上升。據WHO估計,每年有約80萬人因自殺而死亡,即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。如你此刻正對人生感到絕望,希望你立即致電各機構或醫生尋求幫助。

 

自殺的成因

自殺可源於眾多原因。當一個人面對巨大壓力或打擊時可能一時難以承受,希望了結生命終結痛苦;也可能你找不到與社會的任何連結,長期情緒低落,不再希望生存。以下是一些自殺傾向者可能面對的情況:
  • 家族有自殺史
  • 經歷巨大壓力,例如失去親人、分手、失業、財務或法律問題
  • 沒有緊密的人際關係,與社會隔絕或感到孤獨
  • 有酗酒或吸毒問題
  • 患重度抑鬱症躁鬱症創傷後遺症
  • 家庭涉精神障礙、藥物濫用或家暴史,包括身體或性虐待
  • 患有慢性病、慢性疼痛或絕症
  • 是女同性戀、男同性戀、雙性戀或變性者等性小眾人士,並不被家人支持
  • 經常與配偶或戀人發生衝突
  • 捲入謀殺案者,可能事先已計劃殺死他人後自殺
  • 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因自殺死亡,因他們更常使用較致命的方法
  • 剛開始服用抗抑鬱藥 ( 某些情況下25 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在服用抗抑鬱藥時會增加自殺念頭,尤其是在開始服用抗抑鬱藥後的最初幾週或改變劑量時)

兒童和青少年自殺成因:

  • 被欺凌
  • 學業壓力大
  • 患精神疾病如抑鬱症
  • 與親密的朋友或家人發生衝突
  • 曾遭身體或性虐待
  • 有藥物濫用,如酗酒和吸毒問題
  • 身體或醫療問題,例如懷孕或患性病
  • 不確定性取向
  • 聽到關於自殺者的敘述,或認識因自殺而死的同齡人

自殺的種類

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在1897年出版的《自殺論》中,透過分析不同時期國籍、性別年齡等數據,從宏觀社會學(Macro sociology)解釋自殺行為,分為以下4種:

  • 利己型自殺(Egoistic Suicide)
    當一個人與他人隔離,孤立於社會之外,便容易產自卑、憂鬱。家庭關係惡劣者、獨居人士、自閉者、自我形象低落者等,容易認為自己不被他人理解而逐漸斷絕與人交往。長期寂寞容易有自殺傾向,故屬個人利益自殺

  • 利他型自殺(Altruistic Suicide)
    一個人對團體的責任感極強,不惜自我犧牲,如自殺式襲擊、軍人自我犧牲或由宗教衍生的殉道行為。自殺者是為了社會其他人的利益而選擇自殺

  • 失序型(anomic)
    社會結構不穩定,譬如經濟大蕭條、失業、暴亂、戰爭,SARS或新冠疫情,都會導致社會悲觀意識瀰漫,讓人欠缺安全感,令自殺率上升

  • 宿命型(fatalistic)
    人類感到被置於極度受禁錮的情境中,即使付出任何努力也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,例如奴隸或無了期禁錮。如曾被中共官方禁錮的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,就曾因感到絕望想自殺。

自殺的徵兆

  • 談論自殺,曾說「我希望我死了」或「我希望不曾出生」
  • 獲得結束生命的工具,例如購買槍支或藥丸
  • 退出社交活動,並希望獨處
  • 情緒波動,感到絕望
  • 專注於死亡、瀕死或暴力內容
  • 增加飲酒量或吸毒
  • 日常生活改變,包括飲食或睡眠習慣
  • 進行有風險或自毀的事情,例如吸毒或危險駕駛
  • 在沒有合理解釋的情況下,贈送珍貴的物品
  • 向身邊的人說再見
  • 立遺囑交代後事
  • 不注重外表、行為反常
  • 性格變化、嚴重焦慮或激動

自殺的診斷

如有自殺傾向並尋求協助,醫生可能會對病人的身心健康進行體檢、測試和深入詢問,以助確定可能導致你產生自殺念頭的原因並制定最佳治療方法:
  • 心理評估
  • 身體狀況評估
  • 了解酒精和藥物濫用情況

 

自殺的治療方法

  • 心理治療
    與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談論自殺傾向問題,學習如何面對和管理情緒,共同制定治療計劃和目標

  • 藥物
    抗抑鬱藥、抗精神病藥、抗焦慮藥和其他治療精神疾病藥物可幫助減輕症狀,減少自殺傾向

  • 成癮治療
    如涉藥物或酒精成癮,治療方向包括成癮治療

  • 家庭支持
    邀請家人或親近伴侶參與治療,幫助他們了解病人正在經歷的事情和應對技巧,改善溝通和關係

  • 住院治療
    根據本港《精神健康條例》,如醫生認為病人會對自己或他人構成危險,可要求病人住院治療

自殺的預防方法

  • 意識到人生有起有跌
  • 為生活定下實際可行目標
  • 建立親密關係
  • 學會欣賞自己
  • 多幫助別人
  • 多與身邊人交談
  • 避免用酒精或藥物麻醉自己
  • 需要幫助時向別人求助

領康醫療建議

大家或許都經歷過「我想死」的念頭。如果這個念頭不斷反覆出現,並伴隨對生活的絕望,以及想要自殺的想法,請記住,你並不孤單。你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支援或醫生的幫助,助你度過人生難關。
立即預約

 

閱讀更多

你的心理,我們護理

參考資料

1. 港自殺率去年下跌 60歲以上女性自殺率升28.5% (18:02) - 20210910 - 港聞. (n.d.). 明報新聞網 -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. Retrieved March 25, 2022, from https://bit.ly/3JDRDoA

2. Higher Doses Of Antidepressants May Raise Teen Suicide Risk. (n.d.). Retrieved March 25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npr.org/sections/health-shots/2014/04/28/307671897/higher-doses-of-antidepressants-may-raise-teen-suicide-risk

3. Four types of suicides. (2020, March 30). MDIS Blog. https://www.mdis.edu.sg/blog/four-types-of-suicides/

4. Suicide and suicidal thoughts. (n.d.). Mayoclinic.Org. Retrieved March 25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diseases-conditions/suicide/diagnosis-treatment/drc-20378054

5. 緊急求助熱線. (n.d.). 緊急求助熱線 | 陪我講 Shall We Talk. Retrieved March 25, 2022, from https://shallwetalk.hk/zh/get-help/emergency-helplines/

6. 衞生署 衞生防護中心 - 預防自殺 - 樂觀人生. (n.d.). Gov.hk. Retrieved March 25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chp.gov.hk/tc/static/90061.html

7. 如何處理自殺的想法 (N.d.). Org.Hk. Retrieved March 25, 2022, from https://bit.ly/3qCeglQ 

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:

專家, 領康醫療

請注意,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。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,並非醫學意見。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