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,因此沒有建議。

流鼻水

流鼻水的成因、症狀和治療方法

流鼻水(流鼻涕)即透明黏液從鼻子流出,可源於鼻敏感、溫度變化或流感等因素,一般可用藥舒緩和自行慢慢消退。但如果是在頭部受傷或手術後出現單側流鼻水症狀,有機會是腦脊液洩漏,必須盡快求醫。

流鼻水的成因

流鼻水的症狀

  • 單側或兩邊流出清澈的鼻水
  • 慢慢演變成黃、綠色的鼻涕

其他可能伴隨的症狀包括:

不同的鼻涕顏色意思

  • 清澈透明:透明鼻涕通常表示過敏或某種環境因素導致流鼻涕,例如塵蟎或過敏原。鼻涕清澈通常無需擔心。
  • 黃色:黃色鼻涕通常是身體正在對抗感染的跡象。白血球在與病原體作鬥爭時會釋放一種綠色的酶,當白血球數量增多時,鼻涕就可能呈現黃色。
  • 綠色:綠色鼻涕意味更嚴重的細菌或病毒感染。綠色代表著大量白血球一直在增長以抵抗感染。
  • 黑色:黑色鼻涕可源於吸煙人士所吸入了化學物質,或是在較多灰塵或污垢的工作環境引致。
  • 紅色或粉紅色:通常代表鼻涕中混有血液,可能因為鼻腔內部的微血管破裂造成,常見於感冒後頻繁擤鼻子或乾燥的環境中。
  • 棕色:通常來自在鼻腔中乾掉的血液,比如你的鼻道曾被割傷,但現已癒合。

流鼻水的診斷

醫生一般會詢問流鼻水情況並進行身體檢查,包括鼻腔內窺鏡檢查、抽血檢驗過敏源即能診斷流鼻水原因。


流鼻水的治療方法

  • 抗敏感藥(抗組織胺)
    服用抗敏感藥如氯雷他定(Loratadine)和西替利嗪(Cetirizine)是常見的收鼻水方法

  • 類固醇鼻噴劑
    有效改善鼻黏膜發炎,緩解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、眼睛癢等症狀,但只可短期使用

  • 生理鹽水洗鼻
    沖走鼻腔裡的致敏原及分泌物,保持鼻黏膜濕潤,改善鼻黏膜纖維細胞功能

 

流鼻水的預防方法

  • 經常洗手
  • 身處空氣污染嚴重或有致敏物環境時佩戴口罩
  • 擤鼻涕後扔掉用過的紙巾
  • 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
  • 清潔和消毒常見表面,如桌子、門把手等
  • 在冷風和乾燥的環境下保護好面部,避免寒冷刺激引起流鼻水

領康醫療建議

流鼻水原因眾多,可源於鼻敏感、溫度變化或流感等因素。不同的鼻子水顏色可代表不同原因,比如空氣污染或患傷風感冒。過敏、吃辛辣食物或在寒冷的氣溫下,通常會導致流鼻水增加。流鼻水一般可用藥舒緩和自行慢慢消退,但若是在頭部受傷或手術後出現流鼻水症狀,有機會是腦脊液洩漏,必須盡快求醫。如有更多流鼻水相關疑問,或原因不明的流鼻水持續,歡迎向我們的醫生預約諮詢

立即預約



閱讀更多


GP Appointment

參考資料


1. Constant, clear-fluid runny nose: Causes and treatment. (2020, November 23). Healthline. https://www.healthline.com/health/constant-runny-nose-clear-liquid

2. Runny Nose. (2018). In Formulating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or the Advanced Practice Provider.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.

3. 中西醫多面睇:防治鼻敏感. (2016, June 29).蘋果日報 .. https://collection.news/appledaily/articles/MIXP6TSHCSRPWAFM7VO2DXTSW4

4. 流鼻涕. (N.d.). Com.Tw. Retrieved May 3, 2022, from https://kb.commonhealth.com.tw/library/418.html#data-106-collapse

5. What the color of your snot means. OSF Healthcare. Retrieved January 8, 2024, from https://www.osfhealthcare.org/blog/what-the-color-of-your-snot-means/#:~:text=%E2%80%9CNormally%2C%20mucus%20is%20clear.,is%20nothing%20to%20worry%20about..

6. Rhinorrhea (Runny Nose). Cleveland Clinic. Retrieved January 8, 2024, from https://my.clevelandclinic.org/health/symptoms/17660-runny-nose

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:

專家, 領康醫療

請注意,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。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,並非醫學意見。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