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,因此沒有建議。

放屁

放屁的成因、症狀及治療方法

放屁是身體排除累積在消化系統中的氣體的自然過程。每個人平均每天可能會放5到15次屁,視乎進食了哪些食物和消化情況,一般不會涉及大問題。如果成日放屁過多或臭屁異常臭,則可能是消化系統疾病的徵兆。

放屁的成因

放屁是身體消化過程中的一個自然現象,主要由兩種主要的來源產生。

吞嚥空氣

當我們吃東西、喝東西、咀嚼口香糖或者吸煙的時候,都可能會吞下一些空氣。這些空氣進入我們的消化系統,並且可能最終以放屁的形式排出。

消化過程

當我們消化食物時,我們的胃和腸道會產生氣體。這部分是由我們的腸道菌群(也就是消化系統中的細菌)分解我們飲食中無法消化的部分,如某些纖維類食物,並產生氣體。

容易導致脹氣食物(產氣食物)包括:

  • 豆類
  • 椰菜、西蘭花、花椰菜、白菜等蔬菜
  • 麩質
  • 含有乳糖的乳製品
  • 果糖
  • 山梨糖醇,常見於無糖食品
  • 碳酸飲料如梳打水或啤酒
  • 進食過多高糖食物

導致氣體過多的消化系統疾病包括:

與放屁相關的症狀

  • 屁可能有少許異味或極強異味、及異常的聲音
  • 腸胃有攪動響聲
  • 腹脹和不適
  • 腰背疼痛
  • 打嗝

經常放屁的診斷方法

醫生通常會詢問症狀、飲食習慣和正在服用的藥物和補充劑等,亦可能會進行身體檢查,以檢查腹部是否有腫脹、壓痛或聲音,檢查包括:

  • X 光檢查
  • 血液檢查
  • 糞便檢查
  • 撰寫飲食日記

經常放屁的治療方法

  • 減少進食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
  • 非處方藥如次水楊酸鉍(Pepto-Bismol)和二甲矽油(Gas-X, Phazyme)可幫助緩解脹氣
  • 服用乳糖酶有助舒緩食用乳製品後的脹氣;α-半乳糖苷酶(Beano)可幫助身體分解豆類和蔬菜,從而減少氣體

經常放屁的預防方法

雖然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,但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減少放屁的頻率和強度:

  • 注意飲食:減少產氣食物的攝入量可以幫助減少放屁。
  • 緩慢進食、仔細咀嚼︰快速吃飯或飲水會使你吞下更多的空氣,這可能會增加放屁的頻率。嘗試慢下來,並且充分咀嚼食物。
  • 避免使用飲管
  • 避免吸煙和嚼口香糖︰這兩種行為都會使你吞下更多的空氣。
  • 保持良好的腸道健康:保持腸道菌群的平衡可以幫助改善消化,減少氣體的產生。可以考慮攝取益生菌或益生元來提升腸道健康。

 

領康醫療建議

放屁是正常生理現象,每個人每天都會放屁。如果不停放屁,放屁好臭或者伴有異常的症狀(如腹痛或大便習慣改變),則可能是消化系統疾病的徵兆,例如腸道細菌過度生長。在這種情況下,應該尋求醫生的幫助。如有任何問題,歡迎向我們的醫生作諮詢。

立即預約

 

閱讀更多

Gastroenterology CTA

參考資料

1. Blake, K. (2021, December 9). Flatulence: Causes, remedies, complications, and more. Healthline. https://www.healthline.com/health/gas-flatulence

2. Clear the air: The lowdown on gas. (n.d.). WebMD. Retrieved April 14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webmd.com/heartburn-gerd/gas-causes-treatments

3. 【健康online】 你係食肉獸?小心易放臭屁!. (n.d.). 蘋果日報. Retrieved April 14, 2022, from https://collection.news/appledaily/articles/LBMCGBDALZX7ZSHU6DO5PUMM7A

4. Farting (flatulence). (n.d.). Nhs.Uk. Retrieved April 14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nhs.uk/conditions/flatulence/

5. Intestinal gas. (2021, July 13). Mayo Clinic. 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symptoms/intestinal-gas/basics/causes/sym-20050922

6. Ellis, H. (1979). FLATULENCE. In French’s Index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(pp. 303–304). Elsevier.

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:

專家, 領康醫療

請注意,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。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,並非醫學意見。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