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,因此沒有建議。

心律不正

心律不正的成因、種類和症狀

心律不正是指心臟不規則地跳動,當人處於靜止狀態時,正常心跳是每分鐘60至100次,而心律保持穩定。而當心跳過慢每分鐘少於60次;或心跳過快處於靜態時每分鐘多於100次,便可能患上心律不正。在香港約有7至8萬人受心律不正問題影響,患病風險會隨年紀增長上升,如心律不正患者沒有得到適當治療,死亡率將會增加兩倍,患上中風及心臟衰竭風險亦較常人高約5倍及3倍。

心律不正的成因

  • 心房竇房結或心房心室傳導出現問題
  • 甲狀腺疾病、高血壓
  • 缺血性心臟病、心臟衰竭及心臟瓣膜病
  • 藥物副作用
  • 遺傳基因失調、家族病史
  • 糖尿病
  • 電解質不平衡
  • 都市生活壓力、精神緊張

心律不正的種類

  • 心室纖維顫動:最嚴重的心律不正,是半數心臟病猝死的元兇。急速而混亂的心跳妨礙下心腔將血液和氧份泵至腦部及身體,甚至令心臟完全停頓,病人便會在數分鐘內死亡
  • 心房纖維顫動:患者的上心腔、心房會急速及紊亂地顫動,令心跳變得不規則,有時每分鐘高達200次,導致其他心臟問題及充血性心臟衰竭,患者的中風機會比一般人高5倍
  • 心室心搏過速:心跳極快,可以轉化成致命性的心室顫動,須及早監察和治療
  • 病竇症候群:一系列竇房結功能失調,病人在休息時心跳率會不正常地緩慢、運動時不能加快、未能因應腎上腺素調節等等
  • 心室心搏過速:危險性相對較低,通常驟來驟去,由數分鐘以至數小時不等,可引起心悸昏暈或氣促

心律不正的症狀

  • 心悸
  • 暈眩
  • 昏厥
  • 經常感到疲累
  • 氣促及對運動的耐力減低
  • 說話含糊不清、視力模糊及四肢乏力
  • 中風甚至猝死

心律不正的診斷方法

  • 心電圖檢查

  • 長時間心跳監察如24小時心電圖或心律記錄儀檢查

  • 血液檢驗分析電解質水平及甲狀腺功能

  • 檢查心臟如進行踏板心電圖

  • 電腦掃瞄冠狀動脈造影及導管檢驗

心律不正的治療方法

  • 抗心律不正藥:口服抗凝血藥包括傳統藥物華法林,以及較新的藥物達比加群酯
  • 導管消融術:由腹股溝或頸部植入導管,並利用導管找出影響心臟不正常跳動的部分,然後以射頻矯正心臟錯誤的傳輸訊息
  • 植入心臟起搏器:適用於心跳過慢及有暈眩或昏厥症狀的病人
  • 植入式心臟除顫器:適用於心跳過快及有猝死危機的病人

心律不正的預防方法

  • 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
  • 少鹽、低脂、低糖及高纖的飲食習慣
  • 常做適當運動,亦有助預防高血壓及缺血性心臟病

領康醫療建議

心律不正除了是家族遺傳外,還有機會是因患上長期疾病引起,包括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、高血壓等。因此上文曾提及的長期病患尤其要小心治療和護理,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,以防病發。

閱讀更多


New call-to-action

參考資料

Conditions & treatments - Public & patient health education - 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Stubbs Road. (n.d.)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hkah.org.hk/en/education/conditions-and-treatments/id/593

心律不正 - 智友站. (n.d.)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21.ha.org.hk/smartpatient/SPW/zh-hk/Disease-Information/Disease/?guid=869fcb4f-b436-4109-8420-02194e4fd55c

口服抗心律不正藥 - 藥物辦公室. (n.d.)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drugoffice.gov.hk/eps/do/tc/consumer/news_informations/dm_26.html

Tachycardia - Symptoms and causes - Mayo clinic. (2021, June 30)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diseases-conditions/tachycardia/symptoms-causes/syc-20355127

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:

專家, 領康醫療

請注意,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。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,並非醫學意見。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