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有接近50%長者及20至30%中年人士為高血壓患者,由於患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,延誤求醫可引致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臟病、中風甚至死亡。下文為你拆解高血壓的指標和改善方法。
血壓幾多先係高血壓?
根據香港衞生署資訊,高血壓是指上壓持續地處於或高於140 mmHg,或下壓持續地處於或高於90 mmHg。不過美國心臟協會於2017年11月13日,就曾發佈有關高血壓標準值的最新治療指引,重新定義血壓達130/80毫米汞柱(收縮壓130毫米汞柱、舒張壓80毫米汞柱)以上即為高血壓。這是美國醫學界2003年以來首度更新有關血壓檢測與治療的指引。
正常血壓參考指標
根據上述美國心臟病學會及美國心臟協會(ACC/AHA)指引,血壓可分為4個組別:
組別 | 收縮壓 | 舒張壓 |
正常 | <120 mmHg | <80 mmHg |
前期高血壓 | 120-129 mmHg | <80 mmHg |
第一期高血壓 | 130-139 mmHg | 80-89 mmHg |
第二期高血壓 | ≥140 mmHg | ≥90 mmHg |
不過,有不少情況都會影響血壓高低,例如一到醫院就緊張、忍尿或穿了厚重衣服,都可能導致血壓數值因而升高5到40 mmHg不等,影響量度結果。
高血壓又可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:
- 原發性高血壓
逾9成高血壓都屬原因不明的原發性高血壓,與遺傳、年齡、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,體重過重、攝取過多鹽分及脂肪、壓力及缺乏運動等因素都可導致高血壓 - 續發性高血壓
由腎臟疾病、內分泌疾病、主動脈狹窄及藥物副作用等因素造成
血壓機類型
市場上的血壓機款式林林總總,主要可分以下3種︰
- 上臂式血壓計
最常見的血壓機類型,將壓脈帶纏在上臂,並平放在桌面來進行測量,價格不會太高,是一般家庭適用的款式 -
隧道式血壓計
有一個「隧道」讓人把手伸進去,其壓脈帶固定在桌面上,不容易因姿勢問題影響結果,惟通常設計較大,價格也比較昂貴 - 手腕式血壓計
外型只比手錶稍大,壓脈帶和螢幕一體成形,通常是3款中價格中最便宜的,也最方便攜帶,但其測量準確度也最不穩定
如何正確量血壓?
量血壓需要盡量追求準確,以免拖慢求醫時機,以下是正確量血壓的關鍵因素。- 每次在相同時間量血壓
早上起床及睡前是量血壓最佳時間,應避免於身體不適、服用降血壓藥物後或剛洗澡後量度 - 保持正確姿勢
量度時應舒適坐在椅子上,挺直上身,背靠椅背,腳平放地板不可交叉;確保手臂與心臟處於同等水平,手心向上,不要握拳 - 壓脈帶留1隻手指的空間
壓脈帶的鬆緊程度會影響血壓測量值,綁好壓脈帶後應保留1隻手指的空間 - 測量次數
正服降血壓藥病人應每天量血壓,特別是開始服降血壓藥的首兩個星期,量血壓應每次重複2次,每次間隔1至2分鐘,然後取兩次相加的平均值。量血壓後應清楚記錄,覆診時帶同記錄讓醫生評估及診斷
6招改善高血壓
- 維持健康體重
當身BMI高至25至28的水平,高血壓情況可能會加劇 - 多吃益生菌
一項2014年的研究比較兩組分別有及沒有服食益生菌的人,發現有服用組平均收縮壓下降了3.6 mmHg - 增加蛋白質攝取
每日蛋白質攝取量達100克的人,患高血壓的風險會較蛋白質攝取量低的人少4成 - 每周進行較高強度運動
運動可以令心臟更加強壯,減少泵血時需要花費的力氣,有助降血壓 - 減少食鹽
鈉攝取量過多時會積存在體內,如未能有效排出會導致血壓上升 - 減少壓力
壓力過大會影響血壓,宜保持健康情緒心境
OT&P領康醫療建議
香港有接近50%長者及20至30%中年人士為高血壓患者,患高血壓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病徵,但延誤求醫可引致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臟病、中風甚至死亡。如擔心自己患上高血壓,請隨時聯絡我們的醫生諮詢。
閱讀更多
參考資料
1. Graphicfort. (n.d.). 高血壓. Gov.hk. Retrieved February 7, 2023, from https://www.elderly.gov.hk/tc_chi/health_information/hypertension_heart_disease/hypertension.html
2. Lo, C. (2021, June 22). 【血壓標準】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、姿勢、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. 明報健康網. https://health.mingpao.com/%E8%A1%80%E5%A3%93%E6%A8%99%E6%BA%96-%E8%87%AA%E5%B7%B1%E9%87%8F%E8%A1%80%E5%A3%93%E6%B3%A8%E6%84%8F5%E5%A4%A7%E4%BA%8B%E9%A0%85-%E6%B8%AC%E9%87%8F%E6%99%82%E9%96%93-%E5%A7%BF%E5%8B%A2-%E6%AC%A1/
3. 智友站 - 高血壓. (n.d.). Org.hk. Retrieved February 7, 2023, from https://www21.ha.org.hk/smartpatient/SPW/zh-hk/Disease-Information/Disease/?guid=d41c67f5-f6f6-4d12-a1e4-b659ef2fbe43
4. 衞生署 衞生防護中心 - 高血壓. (n.d.). Gov.hk. Retrieved February 7, 2023, from https://www.chp.gov.hk/tc/healthtopics/content/25/35390.html